2012年11月27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
记者 王景喜 通讯员 白建刚 凡平
今年初,华南理工大学拟公选一位副校长。一时间,坊间言之凿凿地给出了拟任名单。对此,校方不作解释,而是按照有关规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选拔。最终,一位名不见经传、师生呼声颇高的学者走上副校长岗位。坊间“预言”,不攻自破。这是广东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的新气象。
近年来,广东省137所普通高校大力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,以腐败易发多发领域为防控重点,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,通过公开权力内容和运行程序、查找风险点、划分风险等级、制定完善管理措施等,实现了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廉政风险防控整体覆盖,实现了事前预警控制、动态管理。放眼南粤,阳光照耀下的“象牙塔”更显圣洁。
紧盯高危关口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
加强廉政风险排查,强化廉政风险防控,是广东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突破口。广东省委常委、省纪委书记黄先耀明确指出,高校开展廉政风险防控,是防腐、反腐强有力的抓手。
广东各高校结合实际稳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。省教育纪工委会同省高校廉政研究中心开展了“广东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”专题研究,并在华南农业大学、广东工业大学开展试点工作。华南农业大学在人事、设备、资产管理等人、财、物和权力较集中的6个部门开展风险点排查,并制定、修订或草拟了192项(条)防控措施和制度。湛江师范学院紧盯财务管理、工程建设、物资采购、选人用人、学术风气及收入分配等六大重点问题,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权力运行及领导审批程序公开,实现了学校领导和校纪检监察部门对重大事项决策、重要干部任免、重大项目安排、大额度资金流向等情况的同步监测,收到较好效果。
查找风险是为了有效防范风险。广东各高校加大执行力度,着力堵塞漏洞、防范风险。中山大学在医药购销领域推行阳光用药电子监察系统,对医生处方用药、医院药品与耗材用量信息查询统计等实行在线监控,通过分析对比指标等方式,对违规用药、不合理用药等风险予以及时预警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针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,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防控,如成立预算与投资委员会,增强年度预算及重大投资与融资决策的科学性、规范性;健全物资(设备)采购工作决策、执行和监督三分离工作机制;建立评委专家库等。
加强制度建设,构筑权力运行“防火墙”
科学防范廉政风险,有效规范权力运行,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作用。
近年来,广东省教育纪工委共牵头制定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制度58项;相继出台《广东省高等学校校务公开暂行规定》、《广东省高等院校领导干部在经营性经济实体兼职的暂行规定》等,对校务公开工作进行量化考核,为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和依法治校提供强力保证。
广东各高校通过在体制机制上改革,有效防范廉政风险。仲恺农业学院开展教材供应机制改革,在教材采购供应中引入社会服务管理模式,向社会公开招标,由中标教材供应商负责教材采购,并将教材直接发售给学生,学校不经手教材款;教材按中标折扣价发售,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,有效防止了教材管理人员的贪腐行为。华南师范大学通过健全制度,逐步解决权力过分集中、边界过于模糊、约束过于宽松带来的廉政风险,目前全校共梳理、修订有关制度近70项,新出台近30项。
强化制度执行力,是治理腐败的“撒手锏”。今年,广东省委教育工委、省教育厅、省教育纪工委组织开展了对全省部属、省属高校贯彻落实反腐倡廉有关制度情况的专项检查,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,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建议,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反腐倡廉建设。
推行民主管理,激发群众监督积极性
校务公开,是实现民主监督的必要途径。广东各高校在“阳光校务”理念指引下,根据自身特点,从成立机构、健全制度入手,确定校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,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、学校行政主持、纪检监察部门和工会协调监督、业务部门各负其责、教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,促进了学校民主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,激发了广大师生员工参与监督的积极性,推动了教学改革。
华南师范大学对学校重要数据进行联网整合,每一位在校师生登录学校信息平台即可进行信息查询、信息提交和网上办公等操作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颁布实施《校务公开实施细则》和《党务公开目录》,在充分保障师生员工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同时,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、向党外人士定期通报情况、校长信箱等形式认真听取师生员工意见,通过学校网站和“开放日”活动向社会公布信息、接受监督。目前,该校纪委办、监察处牵头的,由师生员工评议学校管理部门行政效能、管理水平、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情况的机关工作民主评议工作,正在如火如荼进行。
10月24日召开的广东省部分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座谈会上,黄先耀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概括为:党委重视,认识到位,措施有力,防控有效,强化管理,推动发展。这正是对广东高校“阳光防腐”工作的准确阐释!